寧夏新聞網訊(記者 楊兆蓮)記者8月31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第七屆中國-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系列新聞發布會(第六場)上了解到,本屆博覽會通過創新宣傳方式和全球化傳播策略,成功打造了一場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經貿盛會,全球媒體報道總量突破4萬篇,同比增長56.2%,創下歷屆之最。
博覽會期間,主辦方構建了“主流媒體引領、新媒體賦能、海外渠道拓展”三位一體的立體化宣傳矩陣。統籌國內外近百家媒體,運用報、網、端、微、抖等多平臺協同發聲,從年初即開展系列預熱活動,舉辦10余場新聞發布會和專題推介會。創新推出系列短視頻、VR云展廳、中英阿多語種專題網頁等融媒體產品,首次開展全球直播和“網紅”推廣,顯著提升傳播穿透力和年輕受眾覆蓋面。
同時,依托中央電視臺阿語頻道、人民日報海外版、中阿衛視等外宣主渠道,加強與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主流媒體合作,推出多語種專題報道和特色欄目。截至8月30日,全球媒體報道總量達40631篇,其中人民日報、新華社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央媒重點聚焦博覽會首創成果、人工智能展、新技術應用等亮點內容,累計發稿超過300篇。中阿博覽會相關話題屢次成為海外社交平臺熱點,實現中國聲音的全球化表達、區域化解讀、分眾化觸及。
品牌化建設成果豐碩。一方面聚焦中阿經貿務實合作和重大成果,突出宣傳中阿銀聯體理事會會議、境外園區建設、重大合作項目簽約等里程碑事件,塑造博覽會“實、專、新”的品牌特質;另一方面通過政要訪談、企業風采、絲路故事等系列報道,生動展現中阿合作共贏的鮮活案例,傳遞“中阿命運共同體”核心理念,顯著增強國際社會對中阿合作平臺的認同感和信任度。
第七屆中阿博覽會的成功舉辦,不僅展現了中阿經貿合作的豐碩成果,更通過創新傳播方式和全球化表達,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形象和寧夏發展的新成就,顯著增強了國際社會對中阿合作平臺的認同感和信任度。